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

手指吃蘿蔔治療、變聰明頭皮針 (患者治癒分享)

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

原文轉載自此

特別感謝帥儒醫師 Victor MD

Thank you Dr. Victor for fixing my twisted thumb 😂 feeling so happy that I can play my phone smoothly again plus using chopsticks/squeezing toothpaste balabala~~ and yeah thank you so much too for the bonus "smarten" needling (picture) which I really need hahaha glad I became a compass and able to post this long lol Hi smart chu(?)

之前跟 Anke女神與友人6+0在車站擊掌
結果又大力又沒對準導致大姆哥吃蘿蔔..(姆哥哭哭QQ)
發現生活變得好困難
而且難以滑手機
無法順利拿東西
而且還很痛
經過Victor sea父的巧手
才幾分鐘而已(但很痛XD)
我吃蘿蔔的大姆指角度也變好太多了
滑手機不再按錯了!!!
可以擠洗面乳了!!!
可以拉拉鍊了!!!
可以順利用筷子夾菜了!!!好感人rrrr
這真的不是業配文
迅速消滅蘿蔔~真的好有效
雖然還是痛嗚嗚!!!
仍然需要好好照顧姆哥XD
btw帥儒覺得我太笨了所以附贈聰明針(圖)(hello害羞的頭皮)
這個聰明針yo
讓我發文如有神Yeah
文思泉湧不騙人hey (雙押*)
天哪我多久沒發這種長長文...
好啦 如果遇到人生的十字路口
需要指南指北的話 這個compass還附帶文字語音聊天功能
(越扯越遠⋯⋯

腕隧道症候群 乾針治療 真人分享 (連結有影片)


她說:「腕隧道症候群3年了,被宣判要開刀,今天治療後終於見到:久違的, 天然的媽媽送給我的手😂😂
她說
左手騎機車時1~4隻手指+掌心麻
要停車甩手緩解後才能繼續騎
如果在路中央發作真的很危險!!
病人以騎機車上班為主,不會開車
所以我當然不能叫她別騎了
不然就跟 籃球國手叫他別打籃球了
一樣痛苦
想辦法把她的麻感消除、或減至最低
在治療會影響Median Nerve(正中神經)的所有肌肉群(TMD的多條...)與運動治療後
她原本是「整隻前臂到手掌的麻」
減為指甲前端皮膚的微麻,但依舊四指都有麻感
我每天睡前都在感謝他們、反省自己
病人真的是醫生的老師
沒有他們,就無法進步
唯有遇到無法治癒的,才會讓我又更加精進醫術,尋找答案與方法
以後才能幫助到更多複雜與需要的患者

#梁氏針法
#醫學瑜伽

坐骨神經痛治療 一針不麻 分享 (連結有真人影片)

圖像裡可能有文字

原文分享於此

本周梁教授受邀去北京幫全世界的醫學教授演講
台灣疼痛針刺治療就空窗了
所以換小弟來代診一下囉~
這位年輕美女是前高雄榮總的語言治療師ST
左大腿、小腿、腳背麻已4個月,幾乎不停歇 (附圖)
被復健科診斷為L5-S1 HIVD(腰薦椎交界的椎間盤突出)
但所有的保守復健、藥物注射治療都無效
我當下聽了症狀...真的也會覺得是神經壓迫
但以她30出頭年紀、體態姣好有運動感、只是擦個地板才誘發麻
就稍微懷疑...神經壓迫這個診斷...?
想起梁老大的教誨,會不會只是梨狀肌症候群(Piriformis Syndrome)?
(因為梨狀肌太過緊繃,導致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被刺激甚至壓迫,導致像坐骨神經痛Sciatica的症狀)
跟她解釋最壞的狀況後
還是覺得死馬當活馬醫
兩針把梨狀肌治療好後
她起身就變影片那樣了....
這時她表示: "腿不麻了,但好像腳底窩開始有點麻耶..?!"
這才發現, 原來都只是慢性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在作祟!
所以再把腓腸肌Gastronemius治療好
下半身都不麻囉~~
然後教兩招梨狀肌伸展的醫學瑜伽
之後配合運動治療
我雖然嚇到,但驚喜的心情更多
真不知這方法能救濟多少- 腳麻卻冤枉被抓去開刀的病人

#梁氏針法
#醫學瑜伽

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

足底筋膜炎 如何乾針治療? (連結有真人影片)

這次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成功
再次驗證了都是小腿肌肉在作怪
謝謝病人(一對夫婦) 願意從台北辛苦開車來嘉義看我
雖然我知道他們是來尋找雞肉飯的 XD
👉她在台北診所被診斷Plantar Facilities(足底筋膜炎) , 但病人是腳跟內側痛
做過昂貴的震波治療(ESWT)和少數的增生治療注射(Prolotherapy)
但都Failure了
----------------
我只幫她一針放鬆了Soleus(比目魚肌)
她難以置信,當場不痛
興奮到狂跳三地舞🤸‍♂️、大力敲腳底 看是做夢嗎?
太可愛了!😆😆
重點是她原本蹲下,腳跟無法著地
針完立馬可以,而且很輕鬆
我自己也傻眼了
但這也意味著➡️小腿肌太緊繃是🎯病因!
順便還把她晨間手指僵硬、左手無力、板機指都治好了
TMD超有成就感的一天
回家還是要好好做醫學瑜伽伸展唷😘😘😘
謝謝這位患者,也是我的老師

原文&影片發表於此(點我):

患者分享 神奇的疼痛針刺治療 關節退化腫脹發炎



見證人: 嘉義高中化學名師-吳聰建老師
3年的肌肉關節疼痛-不痛了!!!

"
神奇的疼痛針刺治療
自己有許多學生從事醫療服務,第一次找學生幫我治療。
從臉書知道我的學生Victor MD MedicalYoga有習得一種治療疼痛的針法,許多長期的疼痛,都能迅速得到神奇般的改善。
由於我三年多來一直受肌肉和手指關節慢性發炎疼痛所苦,今天下午找學生幫我治療,親自體驗針到痛除的神奇療效。
一開使先在我的大腿外側行針,肌肉有通電感並有明顯收縮,行針不到半分鐘,大腿外側肌肉立刻疼痛消除。接著依序幫我行針肩頸和手部,都同樣有立即消除疼痛的療效。十指關節痛了三年多,竟然能在極短時間消除,不由得讚嘆該針法的神奇。前幾天那位足底筋膜炎的病人可以立刻輕鬆自在的走路,真的不足為奇了。
學生可以運用所學嘉惠許多病人,為師的真的非常欣慰。明年應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邀請,前往指導美國優秀的醫師,真是台灣之光啊! 這麼奇妙的針法真該在台灣推廣才是~~
#三年多沒這麼輕鬆過
#梁氏乾針法超神奇的   "




其實紅斑性狼瘡炎(SLE), 類風濕性關節炎(RA)...等 自體免疫疾病
造成的慢性骨骼肌肉發炎等疼痛
都可以透過「西醫的針刺療法」
搭配醫學瑜伽伸展
將疼痛的根本消除
達到治標又治本

並利用中醫針灸調理
達到身體免疫的平衡,來降低過度發炎
聽說這位來就診的化學名師
原本在大醫院都只能吃止痛與消炎藥💊
但全身大小關節依舊麻痛
醫師團隊也束手無策🙁
只能說
看到老師那種綻放的笑容

🎊 疼痛的病人真的有福了!!!😌😌

😌
原文發表於此(點我)

阿北心臟左胸刺悶痛2個月- 耳穴治癒案例


《阿北心臟左胸刺悶痛2個月》
瘦瘦的阿北今看診
「我看過心臟科,所有的超音波、電腦斷層都做過了!!
但醫生都說沒問題!
我無時無刻這邊(左胸)都很痛!」
教授:「現在還在痛嗎?(阿北說對,就刺刺悶悶的)
好那我們來治療一下」
「蛤什麼?!要針哦?!!」
阿北很驚恐
我:「對啊!來這裡就是要被行刺😂
列缺穴左右手都扎了
還撚針
阿北:「還在痛餒,沒差別,而且手也被針的好痛😱
老師不氣餒
我本來想要針Scalene muscle(斜角肌)
容易導致*假性心臟痛*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
不過對阿北來講應該很痛...
所以教授直接在左耳的心臟穴位置黏了耳針
耳針就跟蚊子叮一樣,不太痛
阿北自己喊:
「欸不痛了!連一點刺刺的都沒有了!!」
我跟阿北一樣開心到有點震驚...
我好開心有神醫當我的老師XD
他要離開前笑得好燦爛
我還跟他說"你可以跟這個針一起睡覺囉😁😁"

🕹耳穴 (Auricular Microsystem Points)是一位法國醫生Dr. Paul Nogier 發明的
已明定於世界衛生組織WHO

【外科醫師症候群- 頭痛、慢性肩頸酸痛、上背膏肓痛、手指麻】 治癒案例分享

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

【外科醫師症候群- 頭痛、慢性肩頸酸痛、上背膏肓痛、手指麻】 治癒案例分享
Surgeon Syndrome

Dr.陳是來自南部醫學中心的年輕帥氣的泌尿科主治醫師👨🏻‍⚕️
也是知名的泌尿知識部落格作家
PO正面怕會有太多女性患者去搶他的門診...
所以他只准我PO背面就好😂

他的症狀已經持續十年,症狀為:
⚡️後腦杓的頭痛、肩頸酸痛、手臂手指偶爾麻痛(甚至無力舉手)、 肩胛骨內側痛(類似膏肓痛)
而且在開刀、抱小孩後加劇

其實Dr.陳很早就知道我們的醫學瑜珈
所以跟我提過症狀
我也教他幾招伸展的動作
他覺得做一做就能較緩解當下疼痛感
但並不能完全治好他
不忍心再看學長被這麼典型又嚴重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纏身
就決定來行刺他一下~
因為我們醫師對於非醫學教育中表訂的治療都會有所存疑😅
所以我很壞地只幫陳醫師扎了慣用邊-右側
讓他體驗什麼叫很不平衡😂😂
從會導致後頭痛、肩頸痛的肌肉 Trapezius(斜方肌),以及後頸肌群
常導致手麻的Scalene(斜角肌)
以及手不舉、膏肓痛的肩胛內側肌群們
全部都掃了一次
過了一個下午
果不其然他打過來跟我說:
🎉 "學弟,我現在整個人好像右邊舒服到飄起來,但左邊好重,你趕快幫我扎另一邊!!!"
所以馬上跑來找我再把左邊治療完
完整把所有相關肌肉治療之後,他說:
🎉 " 太神奇了~好像回到高中那種超級鬆軟的感覺! 一整個爽!!! 😂😂"
當下我們互相大笑😁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內心很有成就感~打敗了Dr.陳的疼痛問題,其實也解決很多外科與牙科醫師的困擾
😌
主因是手術&看牙~會有超長時間  低頭、歪頭、聳肩、固定同一個姿勢
所以比低頭族還可怕....
適時的做⭕️醫學瑜珈伸展+熱療是必要的,可避免復發